洛陽古都文物有限公司
聯系人:王經理
手 機:15136398999
固 話:0379-61281696 / 0379-69988519
地 址:河南省洛陽市中州東路397號
大家看到這張圖片,想必都很熟悉,這是一塊劉海戲金蟾的牌子,和田白玉,溫潤亮澤,包漿醇厚,鏤雕劉海戲金蟾,雕工精湛,線條流暢,非常的漂亮,典型的清代的作品。
我們在很多古代藝術品上都能見到此類題材,包括瓷器、玉器、注目文房等等。但是說起這句話的來歷和典故,可能就有些人不熟悉了。其實關于劉海戲金蟾的傳說有很多種,有關于愛情的,也有關于勸世的,今天呢,我給大家講一個我認為比較貼切,而且比較容易理解的故事。如果大家能知道這句話的來歷,在以后的文物鑒賞上面就能更容易的去理解和鑒別。
“劉海生來有仙根,家住戶縣曲抱村。”這是流傳在戶縣人中關于劉海的民謠。
相傳劉海從小家貧,靠打柴養活著雙目失明的老母。他干活勤快,為人老誠,對母親也十分孝敬。
有一次,他擔柴下山,被一位年輕女子擋住去路。那女子說她叫梅姑,從小看劉海在這兒打柴,勤儉老誠,要與他下山結為***。劉海先是不允,梅姑苦苦懇求,追纏不舍,逼得劉海無法,才答應回家和母親商量后再說。
回到家里,母親聽得此事,十分樂意。第二天,劉海就答應了梅姑,一同下山結成***。
梅姑來后,果然對母親十分孝敬。他們相親相愛,劉海打柴回來也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。高興得他整天樂悠悠的。
這一天他又上山 去砍柴,路過一座石橋的時候,有一跛足道人朝他走來,對他說:“劉海呀!聽說你娶了個好媳婦,但她雖好,卻不是人,是個狐貍精”,劉海不信,說他胡說八道,那道人嘿嘿一笑說:“你若不相信,今日回家就裝著肚子疼,她便給你一顆寶珠,你把這個寶珠吞下肚子,便知道她是誰了。”說著,道人不見了。
劉海懷著不安的心情回到家里,放下柴擔就聲稱肚子疼。梅姑百般撫慰并熬湯醫治,都無濟于事,她便轉過身去,從嘴里吐出一顆寶珠,交給劉海,讓他噙在嘴里。劉海得了寶珠,肚子也不疼了,連忙爬起來就要朝肚子里吞。梅姑看出破綻,經再三盤問,劉海才把遇見跛足道人的事告訴了梅姑。
梅姑聽罷,對劉海說:“那跛足道人,是橋下的金蟾脫化,它也***了五百年,同樣有一顆寶珠,這寶珠就是***的仙丹。多年來,它欲奪我仙丹,湊成千年,急欲成仙,卻未能得逞,如今又想破壞你我美好婚姻。”劉海這才恍然大悟,把寶珠還給梅姑,提起斧子,要去找金蟾算帳,梅姑連忙住他,又把寶珠交給他,然后囑咐了幾句,才把他送走。
劉海來到石橋邊,照著梅姑的囑咐,拿出寶珠,金蟾一見就要吞。劉海逗著它左轉十八圈,右轉十八圈,不一會兒那金蟾果然渾身抖索,心口作嘔,吐出了寶珠似的丹來,劉海連忙吞下肚去。金蟾失去仙丹,只得依附于劉海,劉海就讓它吐出金燦燦的金錢來。
從此,劉海得了仙道,不再打柴,云游四方去了。劉海戲金蟾,金蟾吐金錢,走到那里就把金錢撒到那里,救濟窮人。人們熱愛他,感激他,叫他“活財神”。
現在戶縣曲抱村西邊還保留著劉海廟和金蟾吐丹的“吐丹橋”、“金蟾池”等遺跡。劉海的故事被編成戲曲,廣為流傳。
據考證,劉海的人物原型***早出現在五代,而劉海戲蟾的故事,至遲在北宋時便已產生了。北宋詞人柳永《巫山一段云》中有這樣的句子:“貪看海蟾狂戲,不道九關齊閉。”可見,當時已有劉海蟾狂戲蟾的戲曲演出。所以有劉海戲金蟾這類題材的古代藝術品,***早也就到北宋早期,這給我們斷代藝術品的時候就提供了很好的依據。
好了,關于“劉海戲金蟾”的故事,今天就講到這了,想了解更多關于文物的知識和故事,請掃描下方二維碼,關注“古都文物”微信公眾平臺。
我在那里等你哦
掃描并關注古都文物
洛陽古都文物公司